主持人(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十二五”以来,我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当然,和群众的要求、社会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为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省教育厅负责人解读这一《规划》,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教育厅沈健厅长,省教育厅机关党委徐子敏书记、办公室王鲁沛主任。此外,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在新闻发布厅前排就座。我是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
首先,请沈健厅长发布新闻。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王秘书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教育,一头牵着国运,一头连着民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担当着社会进步的重任,寄托着亿万家庭的期盼。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新世纪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8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分为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试验区与工程建设、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同事们——教育厅各个主要业务处室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参加了发布会,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所给予的关心支持,为江苏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很好的社会氛围。我们也期盼着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同携手,加快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面我简要解读这一规划并介绍相关情况。
一、江苏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江苏教育紧紧围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5年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3%。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并成为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覆盖的省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七连冠”。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主要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建立了由江苏开放大学牵头的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十二五”时期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9733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767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和2.2倍。全社会教育投入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分别增长11.3%和14.5%。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在2016年1月28日召开的江苏教育发展专家咨询会上,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江苏教育发展水平总体超过世界中高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为“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江苏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流动给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带来难度,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仍然突出,学前教育与继续教育仍然相对薄弱,职业教育校企融合不深,高等教育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二、“十三五”时期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达到两提高”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确保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教育体系更加完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6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2年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具有江苏特色的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达到省定优秀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90%以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0%以上,年终就业率90%以上。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覆盖率90%以上。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教育事业费在全国省份排名前三位。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城乡、学校间条件均衡化比例100%。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90%,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90%。
教育活力充分激发。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切实增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学校制度普遍建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各类来苏留学人员5万人,其中高水平大学留学生比例5%左右。
社会服务更具成效。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源、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充分发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文明进步。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80%以上。
三、“十三五”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规划》着眼于教育现代化,针对现实发展中的短板、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了“八大任务”。
一是高水平发展十五年基础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1000所左右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到2020年,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中。保障特殊教育优质全面发展,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教育。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构建符合江苏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建成100所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打造30所左右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完善并拓展中职高职“3+3”、中职本科“3+4”、高职本科“3+2”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将最新技术和设备投到校企共建的实训平台,使实训平台与产业发展基本保持同步。
三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到2020年,15所以上大学进入全国百强,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行列,其中5个以上学科进入前1‰行列。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出台《江苏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指导意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提升民办高校发展水平,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加快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科学定位和协调发展,形成“2011计划”分层实施体系,重点建设和培育10个左右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70个左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一批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水平智库。
四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到2020年,全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60%以上,其中城市和苏南地区达到70%以上。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机制完善、功能齐全、优质高效、具有江苏特色的社区教育系统。
五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健全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加强省级统筹,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促进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推进学区制,完善学区划片,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证热点高中招生指标的分配比例不低于70%。改革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稳步实施江苏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行普通高校基于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健全有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的申请审核录取模式。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分类录取,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职院校招生评价方式。到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成为主渠道,到2018年,初步建成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六是全面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推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到2020年,本科院校与主要发达国家互通互认的专业课程达60%以上,深入实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提高“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的总量并扩大受益面,建成各级政府引导、学校和企业多方积极参与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大力推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使高水平大学中专任教师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比例达30%,其他本科院校达20%,国家、省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达10%,高水平大学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和较高威望的学术大师;使高水平大学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比例达5%以上、研究生比例达10%以上,其他本科院校和国家、省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达3%以上。
七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体系。到2020年,各设区市均建有教师发展学院、所有县(市、区)均建有教师发展中心并达省级示范标准。深入推进“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到2020年,遴选200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扩大特级教师评审比例,全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各县(市、区)中小学主要学科至少有1名以上特级教师。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20年,完成4万名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85%、75%以上。着力打造高水平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支持高校面向世界引进10名左右的顶尖人才,5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每年选聘江苏特聘教授70人,每年选派30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世界200强高校优势学科深造。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八是全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打造覆盖全省的“教育云”,搭建江苏智慧教育云计算平台。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共享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购买”的资源建设应用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融合。加大教育技术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整合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加快实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数字化和教育手段信息化。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我省编制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科技发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信息化、教育科学等十个专项子规划作为《规划》的补充和支撑。
四、“十三五”江苏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措施
为保障“十三五”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规划》提出六大保障措施,构建实施保障体系。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立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改进投入方式,优化投入结构。三是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四是着力组织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提高教育科学决策水平。五是强化督导评估。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六是营造良好氛围。
同时,为了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规划》还提出“两个试验区”和“八项工程”建设。“两个试验区”主要指的是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八项工程”建设指的是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工程。为进一步增强八项工程的可操作性,《规划》还围绕各项工程的实施时间、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提出实施方案作为规划附件。
我要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媒体的朋友们如果有问题提出,我和我的同事们非常乐意解答和讨论,谢谢大家。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谢谢沈厅长的发布。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自己所供职的媒体。
新华日报记者:刚刚沈厅长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提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我的问题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基本均衡的区别是什么,对缓解择校热有什么帮助,目前优质均衡达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职业教育这一块,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将最新技术和设备投到校企共建的实训平台,有什么好的措施鼓励他们,有什么税收方面优惠吗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非常感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长期以来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刚才您讲的这两个问题,一个关于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我们现在的基本均衡发展是一个什么关系。首先,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对我们江苏义务教育的诉求在“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希望能“上好学”,接受优质教育。所以我们把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实现基本均衡以后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来讲,对校园建设、师资队伍、仪器设备、课程实施以及质量监测等等,这些方面,我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具体的内容,会后大家可以跟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系,我们可以提供完整的资料。关于现在均衡的情况达到什么程度 我省基本均衡是在全国率先启动,也是第一个实现了100%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在现在的均衡中,老百姓非常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均衡配置。每一年教师、骨干教师和校长在同一个县区的交流比例已经达到了16.3%。当然各地还进行了探索,在县聘校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还举办了一些教学联合体、教学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得校际之间缩小差距,为均衡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于职业教育,我们下一步要推进校企合作,为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下一步,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我们很希望企业、行业介入到职业教育办学中,包括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全省各地都已经有了一系列政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的举措,比如常州的科教城、苏州的企业进校园,把课堂跟行业企业的车间更多地结合起来。现在省人大常委会和法制办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已经把校企合作的促进条例列入江苏地方法规的立法计划,目前正在调研。我相信,在即将形成的促进江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条例中,一定会把社会关心的问题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提供法律的保证。谢谢。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这边第五排,那位穿绿衣服的记者。
金陵晚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从目前的情况看,江苏的学前教育是相对薄弱环节,“十三五”期间我们怎样能把这块“短板”补齐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的学前教育,刚才我报告了,在2015年年底,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但是在学校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中,这仍然是“短板”。这个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生育政策的调整,也有城镇化的加快、人口流动,虽然我们已超前谋划,但资源显得相对不足。另外幼儿园的布局结构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以下几个举措。第一,全面布局、超前规划,这个我们继续要做好;第二,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第三,积极扶持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第四,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第五,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第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第七,健全幼儿园的监管体系。这七项措施并举,能够使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把原来相对薄弱的环节进一步加强,谢谢。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这边第四排的那位记者。
中国江苏网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我省新一轮高考方案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出台 高考改革会有哪些新思路和举措 谢谢。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这是个敏感的问题,社会也都很关注。有关高考方案的改革内容,我已经概括性地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做了介绍。可能你关心更多的是时间表,时间表现在是这样的:最迟在2018年6月完成,也就是在2021年高考实施。现在来讲,我们十分关注已经列入到国家的高考改革两个试点省市,一个是上海市,一个是浙江省。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他们推进的情况,同时在认真地总结和逐步完善江苏现行考试招生制度。这个涉及到所有考生及其家庭,甚至影响全社会,我们一定会非常积极、十分稳妥地来推进这项工作。谢谢。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后面,那位记者。
江苏教育报记者:刚才沈厅长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着力打造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支持高校面向世界引进十名左右顶尖人才和五千名左右高层次人才,那么江苏高校在引进顶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方面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谢谢。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应该说“十二五”期间,江苏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从师德还是专业技能,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今天我想讲一个例子,就是今年6月盐城市遇到了特大风灾,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比较典型的几个教师,还是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舍身保护儿童,让他们免受风灾的伤害。中央的一些媒体都做了报道,我就不重复了。另外我们高校每一年都会产生一两位在全国树得起、影响大的先进典型,媒体也都参与了宣传报道和推广。作为江苏省来讲,“十三五”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及省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好我们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二是依托重大项目柔性引进和培养杰出人才;三是着眼长远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概括起来主要是这四个方面。谢谢。
新华社记者:咱们2020年的目标“一达到两提高”,提到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提高,我想问一下,我们如何通过提高高校教育水平,从而对江苏科技创新做贡献,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谢谢。
沈健(省教育厅厅长):我先把“十二五”期间江苏高校科技创新方面情况概括地给媒体朋友们介绍一下。第一,“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大约有280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158项获得国家级奖励,这个数字大约是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7%。第二,江苏高校有2700个师资团队和本省近万家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紧密合作联合体。第三,江苏高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总数是646亿元,大约比“十一五”同期增长一倍。这里面42%是受江苏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这说明江苏高校的科研在立项时就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这个相对于“十一五”来讲。“十一五”的科研经费总数比“十二五”少一半,并且这个指标只有15%。也就是说,科研经费总量翻了一番,受江苏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比例从15%提高到了42%。再一个,我们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全省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80%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投身国家和省科技创新体系当中,发挥我们高校的作用。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媒体的各位朋友。